NEWS CENTRE

新闻资讯
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 新闻资讯> 行业动态

广东 | 碳排放配额成交1.88亿吨,建筑业将作为重点纳入碳市场

发布时间:2021-07-09      点击次数:1327

对于“碳交易”,广东企业并不陌生。广东对碳交易市场的探索,几近10年之久。


2011年,国家发改委决定在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,广东名列其中。当时,摆在所有试点省市面前的最现实问题就是——如何进行交易?放眼世界各国的实践,碳排放减缓有命令型、财税型、市场手段等多种方式,其中又以市场手段为主流。因为,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不一样,碳排放权很大程度上关联的是一个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。所以,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,均采用市场手段来进行调控。


作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,最终选择了一条高度市场化的道路。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备,2013年12月,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广碳所”)开市。广东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。广碳所开市的当月,就完成了广东首次配额有偿发放竞价活动,在全国率先试点配额免费和有偿发放相结合的制度安排,率先机制化通过竞价形式发放有偿碳配额。


所谓配额交易,就是政府给企业一定的碳排放配额,如果企业当年的排放未达到配额,则可以将差额在碳排放交易平台上出售给其它企业;如果企业当年的排放超过了配额,则需要通过碳交易平台向其它企业购买配额。而究竟是通过技术改进来减少碳排放,还是花钱购买配额,则由企业自己衡量。

对于从来没有受到过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广东企业来说,让其控制排放、花钱买配额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而且,广东一开始就挑了一个更困难的模式:跳过100%免费发放配额的“过渡期”,直接进行“有偿竞价发放”。


当时,很多企业甚至对碳市场感到莫名其妙。为了改变企业的观念,相关政府部门和各支撑机构,持续不断地深入企业、深入各地市,科普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和危害,告诉他们在能预判的未来,排放必将承担成本,早一点应对比晚一点应对要强。这些努力慢慢起到了效果。2015年、2016年左右,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开始活跃起来。甚至有些企业还通过碳交易产生了新的盈利,并设置了新的部门和业务线条。


根据广碳所提供的数据,截至2021年6月20日,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.88亿吨,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.68%,稳居全国首位;累计成交金额40.95亿元,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5.78%,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40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。其中,一级市场累计成交量1756.19万吨,成交金额8.15亿元。


广东最早纳入控排的,是来自钢铁、水泥、电力、石化等4大行业中年排放量2万吨以上的企业。2016年12月,又加入造纸和民航两大行业。单这6大行业就占到了广东省全社会排放量的70%以上。如今,6大行业中的控排企业约250家。而其它参与碳交易的市场主体已超过了1200个。


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、指标分配和履约机制,短短6年时间过去后,碳市场控排企业2019年排放量与纳入碳市场当年相比,整体实现减排幅度达11.4%。其中,电力、钢铁、石化、造纸行业排放量减少幅度分别是14.6%、2.5%、9.7%、11%。所有控排行业的碳强度也均实现了下降,其中,单位粗钢、水泥粉磨和纸浆制造碳排放下降幅度分别为21.6%、18.9%、29.9%;单位原油加工量、机制纸制造和航空运输量碳排放下降幅度分别为10%、4.2%、5.8%。


据广碳所负责人介绍,接下来广东碳市场还将纳入数据中心、建筑、交通、陶瓷、纺织5个新的行业。

来 源:综合南方都市报

原 题:《粤碳排放配额成交1.88亿吨 全国首位》

声明:本公众号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源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无意侵权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理解。



上一条: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对实现“双碳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
下一条:【中国建材报大家谈】汪丽婷:岩棉制品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

返回列表

您感兴趣的新闻